一个失格的教师

一个失格的教师

肝主风,外合于筋,肝中风邪,风胜则动,故头目□动也。  心中风寒之邪,若脉见浮之极实,如丸豆之状,按之益劲躁疾乱动者,乃心藏死脉也李□曰:『难经』云:心脉浮大而散,若浮之实如麻豆,按之益躁疾,则真藏脉见,胃气全无故死。

若色当青而反白,为非其时,而有是色,不特问曰:有未至而至,有至而不至,有至而不去,有至而太过,何谓也?肝病愈于丙丁,起于甲乙;心病愈于戊己,起于丙丁;脾病愈于庚辛,起于戊己;肺病愈于壬癸,起于庚辛;肾病愈于甲乙,起于壬癸,此五藏自得其位而愈者。

『素问』曰:阳加于阴谓之汗,阳加于阳,岂有汗出之理?但往往与痹合论,后人惑之,故仲景复言之曰: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,即经所谓偏枯也,或但两臂不遂者,非中风也,即痹病也。

阳明病,□语有潮热,反不能食者,胃中必有燥屎五、六枚也,「宜大承气汤下之」。脉数则虚热不去,火来刑金矣。

 程林曰:「寒」字作「虚」字看,阴虚则气不守,而精自出矣。盖肝主筋,肾主骨,肝肾不足,筋骨痿缓,一为风寒湿邪所乘,即病筋骨关节交会之处。

 针能导引经络取诸痹,故宜针引气血,以泻其邪,令脉不涩而和,紧去邪散,血痹自通也。古人以大顺治暑,良有以也。

Leave a Reply